A股“股灾”真相:是谁在背后疯狂收割?

author 阅读:12 2025-04-09 19:40:34 评论:0

集体跳水背后的暗流涌动:A股的信心危机?

一片惨绿:是谁在收割散户?

早盘A股那架势,简直就是股民的噩梦。沪指跌破3100点,超过5200只股票绿油油一片,更有2000多只直接跌停或接近跌停。这种场面,不是“股灾”胜似“股灾”。我总觉得,这种暴跌背后,不仅仅是简单的市场调整,而是有“看不见的手”在操纵,收割着散户们的血汗钱。当然,阴谋论不可取,但A股“韭菜”的宿命,何时才能终结?别跟我说什么价值投资,在这种单边下跌的市场里,价值早就被踩在泥里摩擦了。农业、养殖板块逆市上涨?呵呵,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?经济下行,民生艰难,资金涌入避险板块,这说明了什么?说明市场对未来的预期,悲观到了极点!

金河生物的“涨价自救”:真盈利还是虚张声势?

金河生物一字涨停,理由是美国要对中国原料药加征关税,而他们要提高金霉素预混剂在美国的售价。这逻辑听起来似乎很合理,但仔细一想,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首先,美国市场对金霉素预混剂的需求量真的那么大?大到可以支撑金河生物随意涨价?其次,金河生物真的是“全球主要的金霉素产品供应商”?这个“主要”的定义是什么?占多少市场份额?这些数据,金河生物语焉不详。我更倾向于认为,这是一种“蹭热点”的行为,借着关税的由头,炒作一把,吸引眼球。至于能否真正转化为利润,恐怕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。而且,这种“涨价自救”的方式,最终买单的,还是消费者,还是养殖户,最终的成本都会转嫁到食品价格上,苦的还是老百姓。

关税大棒下的众生相:谁在裸泳?

面对美国的关税大棒,A股上市公司的反应可谓是五花八门,各显神通。有的说影响有限,有的说早已布局海外,有的说要加速本地化生产。但说实话,真正有底气的,能有几家?胜宏科技说直接出口美国占比只有3.5%,听起来似乎影响不大,但如果把间接出口也算上呢?长盈精密、弘亚数控对美营收占比低于5%,就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?要知道,产业链是环环相扣的,一个环节受阻,整个链条都会受到影响。迈瑞医疗提前备货、全球调配,毛利率还能逆势提升到70%以上,这才是真本事!但这种企业,又有多少?瑞可达认为关税反而会加速本地化生产优势,博威合金干脆在美国建厂,这些都是积极的应对措施。但问题是,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资金,有多少企业能够负担得起?那些既没有技术优势,又没有资金实力的企业,恐怕只能在关税的阴影下瑟瑟发抖,最终被市场淘汰。 这次的反关税指数上涨,与其说是对“反关税”概念的追捧,不如说是市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恐慌性对冲。

QFII的“抄底”游戏:价值投资还是逐利投机?

QFII的选股逻辑:业绩增长的迷雾

A股跌跌不休,散户们哀鸿遍野,而QFII(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)却悄悄地进场“抄底”了。年报数据显示,QFII新进了83只股票,增持了17只。表面上看,这似乎是外资对A股的信心体现,但细究之下,却发现其中隐藏着不少猫腻。

QFII新进的个股中,持股量最多的是紫金矿业。紫金矿业作为矿业巨头,业绩自然不会差,但问题是,矿业股的周期性非常强,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很大。现在买入紫金矿业,真的能长期持有,分享价值增长吗?我对此表示怀疑。中国交建、宝丰能源紧随其后,这些都是基建、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。这些企业虽然规模庞大,但增长空间有限,而且受政策影响较大。QFII选择这些股票,或许更多的是看中了它们的稳定性和分红,而不是真正的成长性。

从持股比例来看,汉宇集团、蒙泰高新、耐普矿机、华立科技等股票的QFII持股比例较高。这些股票的共同特点是:市值较小,流动性较差。QFII买入这些股票,很容易就能拉高股价,实现盈利。这难道不是一种“割韭菜”的行为吗?当然,QFII也会关注业绩增长。在QFII新进的股票中,有39家公司2024年净利润盈利且同比呈现增长。但问题是,这些业绩增长的质量如何?有多少是依靠主营业务的增长?有多少是依靠非经常性损益?华林证券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14.54%,这看起来非常惊人,但仔细一看,华林证券的主营业务是证券经纪、投资银行等,这些业务的波动性非常大。今年业绩好,明年可能就一落千丈。QFII选择这样的股票,难道不是一种投机行为吗?

扎堆持股:抱团取暖还是羊群效应?

QFII重仓股中,有32只股票被2家及以上QFII机构持有,其中汉宇集团更是被4家QFII集中持有。这种“扎堆持股”的现象,到底是“英雄所见略同”,还是“羊群效应”?

从持股比例来看,生益科技、海尔生物、柏楚电子等股票的QFII持股比例较高。这些股票的共同特点是:行业景气度较高,业绩增长稳定。QFII选择这些股票,或许是看中了它们的长远发展潜力。但问题是,这些股票的估值已经不低了,未来的上涨空间还有多少?而且,一旦市场风格发生转变,这些股票很容易被抛弃。

从变动来看,潍柴重机、日海智能、电工合金、新集能源等股票的QFII持股比例呈现增长。这些股票的共同特点是:前期跌幅较大,估值较低。QFII增持这些股票,或许是一种“抄底”行为。但问题是,这些股票的业绩并不稳定,未来的发展前景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。QFII的“抄底”能否成功,还有待时间的检验。

总而言之,QFII的选股逻辑并非完全是价值投资,其中也掺杂着投机、炒作等成分。散户们在跟风QFII的同时,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要盲目追涨杀跌,以免成为QFII的“韭菜”。

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。
声明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发表评论
搜索
排行榜